1849年到1943年,中国上海的 “旧法租界”作为外国租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步扩大,且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其涵盖区域依然存在,而且今天也仍旧是上海首屈一指的高档住宅区和商业区。尽管经过几十年的重新开发,这个历史悠久的上海成熟城区依然保留了其鲜明的特色,作为备受欢迎的旅游地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中低层多功能的社区为住宅和商业提供了多样的建筑类型。通过密集的巷道、交错的窄街、不计其数的人行十字路口、小公园和拥有户外休闲就座区以及绿树成荫的人行道,公共与私密空间的连接得以丰富。正是这种免于汽车干扰的建筑间的开放空间,赋予了这个地区社会和文化的包容性。
然而,有些区域是封闭受限的。东湖宾馆的酒店别墅座落在上海旧法租界的核心区域,位于淮海路和东湖路的交叉口,被具有百年历史的古樟树(香樟树)围绕着。东湖宾馆原由政府所持,仅供官员和政要使用,很少向公众开放。宾馆被园囿在3米高的锻铁大门后面,占地5000平方米,庭院内郁郁葱葱,其前身是上海革命前著名的帮会大亨“杜月笙”的故居(现东湖宾馆)。
过去30年来,中国的经济开发速度和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和加快。不幸的是,中国也受害于计划不周,盲目发展,其民众也遭受各种影响,尤其是城乡隔离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危害。影响广泛,却未能得到很好控制的雾霾情况就是环境遭受污染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标,而城市公园只占中国城市绿地的一小部分。中国城市通常有很多绿地,然而很少有公共公园绿地。例如,截至2014年底,上海拥有125,741公顷绿地,但仅有2301公顷公共公园绿地。
意识到这些问题和挑战,上海市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善工程以求创造更多的开放绿地和公园。酒店别墅和超大的铁门被拆除,淮海路和东湖路拐角处的空间作为一个公共的邻里口袋公园被归还给了上海的居民。
这一特殊空间的设计简洁又具创新,改造后的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了改善身心健康、加强旧上海法租界社区环境以及提升社区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场所。交互式的木制紫藤廊架,由现状大樟树和枫树环绕其间,徜徉其中,仿佛是一次穿越杜鹃花、牡丹和原生草本植物的绿色之旅。蜿蜒曲折的木制紫藤廊架贯穿整个公园区域,形成的“紫藤华盖”的景象,象征着人们可由此处开启著名的上海旧法租界之旅。紫藤廊架妙趣盎然地悬垂于地面之上,形成长凳,并联系起花园的淮海路南入口与东湖路北入口。东湖花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齐白石(1864-1957)的紫藤画作,蜿蜒盘旋的紫藤枝干与廊架的流线设计交相呼应。红色黏土砖的铺装也让人们追忆起上世纪20年代上海旧法租界的昔日风华。
东湖花园绿地
项目类型:公共项目
项目参与者:景观设计师
业主:
上海市徐汇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
上海徐汇区绿化管理署
项目地点:中国上海徐汇区淮海路1110号
设计时间:2013年– 2014年
建成时间:2015年